中国体育彩票网

中国体育彩票网

EN
https://www.gov.cn/

新闻办就北斗三号系统提供全球服务一周年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

2019-12-27 21:29 来源: 中国网
字号:默认 超大 | 打印 |

国新办就北斗三号系统提供全球服务一周年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中国网 宗超 摄

中国体育彩票网新闻办公室于2019年12月27日(星期五)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冉承其等介绍北斗三号系统提供全球服务一周年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国新办新闻发言人 胡凯红: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中国体育彩票网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非常高兴邀请到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冉承其先生,请他向大家介绍北斗三号系统提供全球服务一周年的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的提问。

出席今天发布会的还有:北斗系统工程副总设计师、北斗三号工程卫星总师谢军先生;北斗三号工程卫星总师林宝军先生;北斗三号工程地面运控系统总师陈金平先生。首先,我们有请冉主任作介绍。

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冉承其。中国网 宗超 摄

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新闻发言人 冉承其:

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和我的三位同事出席今天的发布会。去年的今天,我们在这里向世界发布北斗三号系统提供全球服务,北斗系统由区域迈向全球。北斗系统作为新中国成立七十年取得的十大辉煌成就之一,一年来在系统建设、应用推广、国际化发展等方面取得了诸多成果。下面,我从三个方面介绍有关情况。

第一方面、关于北斗系统建设与运行情况。

北斗系统全球覆盖和服务能力进一步完善,向建成世界一流卫星导航系统目标迈出坚实一步。

一是全球核心星座部署完成。2019年实施7箭10星高密度发射,北斗三号所有中圆地球轨道(MEO)卫星完成组网,标志着北斗三号系统核心星座部署完成。

二是基本服务性能稳中有升。通过提升系统智能运维能力,确保北斗三号系统连续稳定运行。同时服务精度、可用性、连续性等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预期要求;水平和高程定位精度实测均优于5米。

三是特色服务能力逐步形成。初步形成星基增强、精密定位、短报文通信、国际搜救服务能力、已提供地基增强完全服务能力,构成了集多种服务能力于一体的北斗特色应用服务体系,明年将为用户提供精度更高、性能更优、功能更强的多元化服务。

为系统介绍北斗特色服务,方便用户更好地了解和使用北斗系统,今天,我们正式发布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服务体系1.0版本,北斗精密单点定位信号和B2b信号接口控制文件测试版,以及北斗系统发展报告4.0版,上述文件已于今日在北斗系统政府网站同步上线。

第二方面、关于北斗应用与产业化情况。

北斗提供全球服务以来,国家各行各业应用北斗的信心倍增,全面布局北斗产业,“北斗+”“+北斗”的产业生态体系进一步丰富完善,北斗规模化、产业化和国际化应用再上新台阶。

一是新信号催生新产品。支持北斗三号新信号的22纳米工艺射频基带一体化导航定位芯片,体积更小、功耗更低、精度更高,已实现规模化应用。今天我特意把22纳米工艺芯片带过来了,为大家展示一下,小到看不见,但是看不见的小小芯片就能提供非常优质的服务。

同时,新一代北斗高精度天线、板卡、宽带射频芯片等系列产品完成研发,性能指标持续提升,已具备大规模应用推广条件。此外,国外主流厂商也纷纷推出北斗三号新信号的基础产品。

二是融合应用拓展新领域。在工业互联网、物联网、车联网等新兴应用领域,自动驾驶、自动泊车、自动物流等创新应用层出不穷。随着5G商用时代的到来,北斗正在与新一代通信、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加速融合,北斗应用新模式、新业态、新经济不断涌现。

三是传统应用增添新活力。北斗与交通运输、农林牧渔、电力能源等传统应用领域业务融合不断深化,规模进一步扩大,成效进一步显现,如交通运输部建设运行的营运车辆动态监管系统,入网车辆已超过650万辆,正在向铁路运输、内河航运、远洋航海、航空运输以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方面纵深推进。在庆祝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阅兵仪式上,无论是装备方队、空中梯队,还是徒步方队,北斗高精度定位都得到广泛应用。

四是保障环境支撑新发展。积极推进国家卫星导航法治建设,已基本完成《中华人民共和国卫星导航条例》意见征集。近年来,我国卫星导航专利申请呈快速增长态势,截至今年底,累计申请7万件,位居全球第一;北斗国家标准和专项标准陆续发布,应用产业保障环境逐步完善。

第三方面、关于北斗国际合作与交流情况。

北斗迈入全球服务新时代,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时空服务共同体贡献北斗力量。

一是双边合作走深走实。中俄卫星导航政府间合作协定正式生效,为中俄互建监测站等合作提供组织与法律保障;中美深化信号互操作协调;中欧开展频率协调。持续推动系统兼容共用,让全球用户更好地享用多系统带来的好处。

二是多边合作成果显著。在联合国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国际委员会(ICG)等多边平台上积极发声。成功举办第二届中阿北斗合作论坛、第一届中国-中亚北斗合作论坛,与“一带一路”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合作更加广泛,北斗“朋友圈”持续扩大。

三是北斗应用落地海外。国产北斗基础产品已出口120余个国家和地区,基于北斗的土地确权、精准农业、数字施工、智慧港口等,已在东盟、南亚、东欧、西亚、非洲等得到成功应用。

四是国际标准快速推进。北斗全球信号技术指标基本完成验证,计划明年进入国际民航组织标准;支持北斗三号新信号的首个5G移动通信国际标准成功立项;正在开展北斗中轨搜救载荷相关标准文件制定和入网测试;首个北斗船载终端检测标准通过国际电工委员会审议。

2020年6月前,计划再发射2颗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北斗三号系统将全面建成。2035年,将建成以北斗系统为核心,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国家综合定位导航授时体系,进一步提升时空信息服务能力,实现北斗高质量建设发展。北斗系统作为我国面向全球提供公共服务的重大空间基础设施,将始终秉承“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一流的北斗”的发展理念,服务全球,造福人类。下面,我和我的同事愿意回答大家的问题。谢谢!

胡凯红:

谢谢冉主任,我们开始提问。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

我注意到在发布词里面提到明年北斗三号即将全面建成,请问目前北斗三号系统的建设情况怎么样?谢谢。

冉承其:

大家都非常关注北斗三号的建设情况,在刚刚的发布稿里我讲了总的情况,下面,我把具体的情况也作一个详细的介绍。

我们建设的北斗三号系统,完全是自主创新、自主设计、自主建造、自主可控,是响当当的中国创造产品。我们启动北斗三号系统建设是从2009年开始,经过8年的核心关键技术攻关和产品研发,在2017年11月5日,北斗三号首颗卫星发射升空,开启了北斗三号全球组网的新征程。

2018年11月19日,建成由19颗北斗导航卫星组成的基本系统,并于年底提供全球服务。今年我们又完成了7箭10星的发射,12月16日,我们完成了由24颗中圆轨道卫星组成的核心星座的部署。去年18颗卫星的时候我们就可以提供全球服务,24颗卫星的研制、发射让我们在去年提供全球服务能力的基础上,更加可靠,精度更高、性能更好,所以24颗中圆轨道卫星是我们北斗三号的核心星座。核心星座部署完成,标志着北斗三号进入了收官决胜的关键阶段。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迄今为止,规模最大、覆盖范围最广、服务性能要求最高的巨型复杂航天系统,具有性能指标高、技术体制新、国产化程度高、批产组网、用户范围广等特点,系统的研制建设和稳定运行,对质量和可靠性管理、风险管理等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挑战之大前所未有。我们通过强化产品多家布局,组织多方同步攻关,极大调动各方资源力量,推动形成良性互利的发展局面,为确保北斗三号快速高效组网发挥了重要作用,是推动重大航天工程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益探索。经过工程七大系统、400多家参研参建单位、三十余万名科技人员的齐心协力,自2017年11月以来,仅用25个月时间,先后圆满完成18次北斗导航卫星发射任务,成功将28颗北斗三号导航卫星和2颗北斗二号备份卫星全部送入预定轨道,创造了中国航天发射历史上高密度、高成功率的新纪录。谢谢。

中国日报记者:

刚才冉主任提到了北斗应用服务体系进一步丰富完善,能否详细介绍一下北斗三号系统的服务特色,谢谢。

冉承其:

我讲了北斗为什么要发布应用服务体系,其实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除了提供定位、授时、导航的基本服务以外,这个服务是其他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都具备的,如果仅是这一套系统,我们也没有必要发布这个应用服务体系,但恰恰就是北斗除了基本服务体系以外,还有很多特色应用服务体系。这种特色服务体系一共有六类,这六类服务体系就是北斗区别于其他导航系统创新应用的特点。我作个简要介绍。

星基增强服务方面,相关技术内容已经写入国际民航组织标准,将为民航、海事、铁路等行业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完好性服务。

精密单点定位服务方面,将为中国及周边地区提供动态分米级,静态厘米级的高精度定位服务,满足国土测绘、精准农业、自动驾驶等领域用户高精度服务需求。

区域短报文通信服务方面,将继承北斗二号短报文服务能力,用户可以无感知地实现过渡,同时将扩大用户容量、实现终端小型化和低功耗。已启动建设北斗短报文应用服务平台,后续将与移动通信技术结合,为大众用户提供更便捷服务。比如说区域短报文服务一次可以发布1000个汉字,很多同事、朋友都说,不应该叫短报文,应该叫长报文服务,同时我们把体积重量功耗大大降低,今后可以进入到手机等智能终端里来,这是我们一个非常重要的创新服务。

全球短报文通信服务方面,已经发射搭载全球短报文载荷的14颗中圆地球轨道(MEO)卫星,具备提供全球试用服务能力。

地基增强服务方面,结合交通、测绘、地震、气象、国土等行业监测站网资源,已建成2000多个基准站,形成全国高精度一张网,提供实时米级、分米级、厘米级等增强定位精度服务。已经在国土测绘、形变监测、精准农业、车道级导航等应用领域开始规模化应用。大家想想,厘米级和毫米级的高精度服务,会带来定位应用方面多大的变化,比如说车道级导航,甚至楼房的形变监测等方面都会有很好的应用。这项应用已经提供完全服务能力,现在是一个什么样的规模呢?全球用户超过4亿,日提供服务超过10亿次。

国际搜救服务方面,由6颗中圆地球轨道(MEO)卫星上搭载中轨搜救载荷,卫星入网后,将与其他全球中轨搜救系统一起,为全球用户提供更加高效、优质的搜索救援服务。一旦遇险,受困人员可以通过北斗系统返向链路获得救援确认信息,增强生还信念,从而极大提升搜救成功率和效率。

由于国际搜救服务是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详细情况我有请我的同事,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卫星系统总师林宝军来回答。

北斗三号工程卫星总师林宝军。中国网 宗超 摄

北斗三号工程卫星总师 林宝军:

各位媒体朋友上午好!下面我介绍一下国际搜索救援服务的用途和创新之处。

这项服务是按国际卫星标准和其他国际卫星搜救系统联合开展的一项免费的公益性服务,它主要用于水上、陆地以及空中遇险目标的定位和救援,将显著提升全球遇险安全保障能力。举个例子,渔船在作业过程中遇到恶劣天气遇险的时候,搜救终端在触水之后会自动把搜救信号发到卫星上,卫星会把这些信息转发到地面系统,地面系统可以快速计算出遇险者的位置,告诉附近的救援力量快速开展搜救工作。以前这种系统只是提供从求救者到卫星的单向报警信息,这个求救信息是否发出去了,救援力量是否收到信息,求救者是无法知道的,只能处于盲目的等待状态。

北斗系统的特色和创新处就在于,具有返向链路的确认功能,地面收到这种求救信息之后可以通过北斗特色的星间链路,利用可见的卫星将回执信息以及地面救援力量的准备情况等发送给求救者,另外这些信息可以根据用户的不同进行差异化定义,这样在求救者收到这些信息的时候,心里就会踏实了,可以显著提高遇险者在等待救援过程中的信心,有助于提高搜救的成功率。我相信有了北斗全球系统,全世界各国人民将能够更多地享受到来自中国航天的高科技服务。谢谢。

冉承其:

另外,我接着林总的话再补充两句,大家可能很关注北斗的搜救服务,国际上有专门的搜救组织,这个国际搜救组织现在多为单向通信,只是求救者给卫星发信号,获得救援,北斗的特色优势就是可以实现双向通信,让求救者也知道自己正在被营救过程中,这对搜救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

另外,前面我讲到北斗的短信服务其实同样具备搜救能力,在一个系统上能够有两套搜救系统,并且正在积极加入国际搜救组织,免费地为全世界用户提供服务,这就是我们北斗系统新的贡献。谢谢。

台湾TVBS记者:

2019年是5G商用元年,北斗卫星在5G上面有更多的贡献吗?谢谢。

冉承其:

你这个问题提得非常好,也非常关注。今年是5G的商用元年,我想5G也是中国走在世界领先的非常重要的一项技术。大家都知道,北斗系统和5G具有天然的渊源关系,为什么?北斗本身是一个国家重要的时空基础设施,提供高精度的位置和时间信息,5G和北斗具有天然的融网络、融科技、融技术、融终端、融应用的天然优势,5G的到来,为北斗和5G的融合催生了新的业态和力量。

北斗更加可以构建高精度、高可靠、高安全的新一代信息时空技术体系,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包括人工智能、区块链技术上都离不开北斗、也离不开5G。我们也相信北斗和5G的融合将会带来新业态、新模式,将会在智慧城市、智慧制造、智慧家庭、智慧农业等未来的新技术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我想北斗和5G的融合,就像中国未来信息技术发展两个重要的标志,会给我们经济社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带来巨大的革命性的变化,我们也期待北斗和5G的融合能够为全世界其他国家提供更多的借鉴和帮助,谢谢。

科技日报记者:

我们使用手机的时候有时候会收到提示,说你的手机GPS信号弱,怎么判断手机真正使用的是北斗导航系统呢?

冉承其:

谢谢您的问题,您的问题提得很好。实际上,所有的智能手机里面都会用到卫星导航,这个卫星导航是以芯片的模式体现在手机的硬件里面,再加上手机导航软件才给我们提供导航服务,这个手机终端用没用到北斗系统,是体现在芯片里面的。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大家,现在绝大部分的智能手机都用到了北斗。但是大家也会遇到导航信号弱时,手机显示GPS信号弱,其实这里面是有一个小小的误解。因为刚开始我们用卫星导航的时候,全世界当时用的最多的就是美国的GPS系统,GPS其实是美国导航系统的一个英文缩写,日久习惯了大家一说卫星导航就容易想到GPS。我们的手机厂商、地图软件的制造商也往往用GPS来代替所有卫星导航系统。其实走到今天,卫星导航已经是多系统兼容共用,包括GPS、GlONASS、Galileo,当然更包括北斗。我在这里呼吁有关手机厂商、地图软件制造商,能够根据我们卫星导航的情况做适应性调整。比如,我建议把“GPS信号”改成“卫星导航信号”。当然我们也正在会同国家有关部门,跟有关厂家进行对接,借此机会也希望媒体朋友多加宣传,让大家更好地认识北斗、了解北斗。北斗信号远在天边几万公里,但是北斗应用其实就在我们身边,谢谢大家。

二十一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非常高兴今天听到这样一个好消息,北斗卫星系统的建成也让我们对北斗卫星商用的未来充满了期待,所以特别想了解一下,过去几年可能北斗卫星系统是偏重于建设,现在建成以后,商用前景是否会让我们对这个广义体系进行调整?会有哪些经济体或者是公司体来承载北斗卫星的商用未来呢?

冉承其:

关于北斗的应用,其实我们从来没有停止过,不是我们先建系统再来应用,而是边建系统边来推动北斗应用,整个北斗系统全面推动应用大概始于2009年,走到今天,北斗应用是一个什么样的规模呢?我的印象中大概有这么几个数据,到去年年底,中国卫星、中国境内卫星导航产业的直接产值超过了3000亿,这其中北斗的贡献率大概在70-80%,这是第一。

第二,北斗整个产业链全部打通,比如芯片、板卡、天线、终端、软件和服务等,完全中国的企业已经建立了自主的生态链。

第三,北斗应用的规模,比如刚才讲的芯片规模,直接的芯片生产量,中国国内企业生产量超过了1亿片,我们的产品已经输出到全世界120多个国家,所以从这几个数字我们可以看到,北斗应用产业已经很好,但是很重要的是,我们还要继续北斗的创新应用和特色应用。我们愿意把中国企业的水平向全世界去推介,把我们的技术和产品让全世界分享。应该讲,我们的模式是“政府搭台、企业唱戏”,企业是我们产业化的主体,我们也特别希望企业积极地投入、参与到北斗产业链构建和应用推广过程中,我们也期待北斗会有更多更好的发展。据初步统计,我们今年会超过3400-3500亿的规模,预计未来一段时间里会保持20%左右的增长。谢谢。

中新社记者提问:

冉主任您刚才提到2017年10月份我们发射的首颗卫星,数据统计应该是在25个月之内我们发射了30颗北斗卫星。我很关注安全方面的问题,就是在25个月之内我们发射了30颗卫星,这么密集、高密度的发射下我是怎么保证卫星发射安全的?谢谢。

冉承其:

看来你非常了解,我们2017年11月份到现在,25个月发射了30颗卫星,我们怎么保证整个卫星系统既要发射上去,还要成功,还要组网运行,这个问题,我请工程副总师、卫星总师谢军先生来回答,他比我更清楚一些。

北斗系统工程副总设计师、北斗三号工程卫星总师谢军。中国网 宗超 摄

北斗系统工程副总设计师、北斗三号工程卫星总师 谢军:

工程的质量、可靠性和整个系统的安全问题连在一起,应该讲作为高风险的航天领域,质量和进度、质量和数量一直是一对儿矛盾,我们有时候老说,速度太快了会不会有潜在的要求没有落实,但是作为中国航天、中国的北斗系统,国家重要空间基础设施,整个工程全线始终把质量放在第一位。整个北斗三号工程建设要求的规模大、周期短,目标是2020年全面实现全球服务。现在大家也知道,我们预计明年六月份提前全面实现,面对服务要求高的形势和要求,整个系统还是要系统谋划、科学实施一系列工作,首先工程按照覆盖全面、预防为主,就是不能等出了问题再来挽救,应该在出问题之前就想到。同时我们控制源头,包括原材料、流程、规范等,我们事先让大家知道,长抓不懈,在坚持行之有效的质量、安全、可靠性管理的措施上,北斗系统在两总系统领导下,借鉴其他航天工程经验,在以下几个方面又强化了一些工作:

第一方面就是明确提出了“两确保,两提升”的工作目标,“两确保”就是要确保连续、高密度发射必须是发发成功。截止到今日,应该说我们的火箭、卫星发射都实现了。第二个就是确保上天卫星控制,卫星的地面系统一定要连续稳定,用户才能得到很好的体验。“两提升”就是产品的质量要提升,特别是大家也都知道,北斗三号作为国之重器,我们一定要把关键技术、核心产品做到自主可控。所以我们在一些基础比较薄弱的国产器物件上做了大量可靠性试验工作,我们不放心的产品、有疑点的产品不让它上天,整个地面系统也是这样做的。第二个提升就是提升整个队伍人员的可靠性意识和基础管理能力。

第二方面我们在整个建设过程中强化“四个体系”的完善,我们强调的“四个体系”是可靠性体系、测试验证体系、评估体系和质量管理体系。评估体系包括第三方的评估体系,我们联合国际上的一些国家和地区成立了iGMAS,对四大卫星导航系统在轨运行情况进行多方面评价。

第三方面我们以风险分析和控制保障链这样一个具体的工作为抓手,坚持问题导向。研制过程中肯定是有问题的,而且有的问题还确实影响比较大,截止到目前我们围绕组网建设已经形成了多个版本的控制保障链,定期进行更新。同时围绕运行服务,也形成了控制保障链,这些保障链里面都明确到哪个系统、哪个单位的哪个产品可能有什么问题,必须采取什么样的预防措施等,对症下药。

第四方面就是全面开展国产器部件寿命严控。我刚才讲了,国产器部件的质量寿命考核,有些产品是由多家单位进行研制,我们加大管理力度,对多家单位的产品同时开展试验验证工作,最长的我们现在已经做了有四年到五年的验证,对发现的隐患我们进行对策研究。

第五方面就是充分利用我们建设的地面三大试验系统,开展地面的仿真和试验验证工作,甚至我们要在地面试验验证系统做一些“可能故障”,验证系统如何能做到让用户没有感受,或者用户的感受是可以接受的。

最后一个方面就是运行维护。结合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开展了对整个系统的数据和状态趋势的分析。我们提出未来要建设一个智能运维系统保证用户很好的体验。能够真正实现中国的北斗、世界的北斗、一流的北斗这样的目标,应该说通过上述措施,截止到今天,整个系统实现了高密度情况下百分之百的成功率,实现了在轨卫星的服务质量是稳定可靠的,同时整个工程全线也牢固树立了成功是硬道理,一定坚持对问题缺陷零容忍的理念。后续工作我们还是要面向用户、对用户负责,使整个工程成为一个质量信得过的工程,让北斗成为中国对外服务的一张国家名片,谢谢。

冉承其:

我再接着谢总的话补充几句。刚才你也谈到我们25个月连续发射了18次、30颗卫星,平均一个月发射1.2颗卫星,这在中国航天史上是一个新记录,在世界航天史上也是一个奇迹。我们发射并确保成功,刚才谢总讲了很多的这些考虑。其实总体来讲,第一个就是中国航天有独到的管理模式,北斗系统充分借鉴、继承并且发扬了。同时,我们根据北斗的特色创新了很多组织管理模式,比如建立了一个全球连续监测评估系统,在全世界对所有卫星导航系统运行情况进行监测,让北斗系统学习改进提升,我们也有一句口号叫“先于故障发现问题、先于影响解决问题”,所以是综合治理、各方努力,确保了北斗连续、稳定、高可靠运行和性能不断提升。谢谢。

香港紫荆杂志记者:

去年年底,北斗系统开始正式提供全球服务,现在一年过去了,请问北斗系统运行服务的情况如何?谢谢。

冉承其:

首先告诉你运行非常好,今天正好运控总师陈金平先生来了,他回答比我更权威,我们请陈总回答一下。

北斗三号工程地面运控系统总师陈金平。中国网 宗超 摄

北斗三号工程地面运控系统总师 陈金平:

好的,我对系统的稳定运行情况做一简要介绍。

应该说北斗系统提供全球服务一年来,这个总的结论应该可以这样表述,就是运行状态连续稳定、服务性能稳中有升,这个结论的结果不光有监测数据来反映,同时也有长期统计分析,另外我们还建立了常态的用户反馈机制,几方面的统计数据都表明,系统的各项指标符合运行。

一年来,面对这样复杂的巨系统,同时处于边运行、边建设的阶段特点,系统管理的任务应该说还是很艰巨的,这个艰巨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系统在实际运行中还是出现了一些问题,我们卫星系统有20多次,我们地面系统也有近百次。第二,系统需要实施大量的有计划性的更新维护工作,卫星系统在轨软件重构21次,地面系统更新操作156次。第三,系统还新发射了组网卫星10颗,地面站新建20多个,这些也需要并行开展大量的集成链条和入网测试工作,我们运维团队面对上述的各种情况,应该说我们精心组织实施及时处置操作,化解了各种问题情况,确保了系统的连续稳定。

在稳定运行的具体工作实践中,我们也有以下几点做法。

一是主动研判系统的运行风险。我们从系统的设计方案到运行状态到配套条件、保障机制等方面,梳理了一百多项问题,逐一进行整改。二是我们持续完善系统的管理规章,对系统操作规程以及故障处置预案进行修订完善,达400多份文件,进一步规范了系统运维状态的管理。三是进一步加强系统运维操作技能训练,并运用大数据、智能化方法建立多样、先进的运维支撑手段,进一步提升系统的运维能力。

明年,北斗三号系统的星基增强、精密定位、短报文通信这些服务将全面开通,这些服务的实时性、可靠性要求更高、运管压力更高,我们将进一步强化风险意识、创新管理模式,始终以严、慎、细、实的工作作风,抓好各项任务落实,确保系统服务更加稳定、更加可靠。谢谢。

冉承其:

我们北斗人经常讲,建设一个这么复杂的北斗系统非常难,30颗卫星多种轨道面。当然我们认为更难的是把系统连续稳定运行。刚才陈总讲了很多措施,大家如果特别关注的话,今年其实国际上有一家卫星导航系统就曾经出现过117个小时的中断,这对系统来讲是不可接受的。这个月,在印度召开的联合国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委员会上,怎么能够确保卫星导航系统连续稳定运行成为大家非常关注的热点话题。大家一致倡议,要建立一个国际组织来共同研究确保系统的连续稳定运行。出现问题有隐患其实很正常,怎么能够把问题解决到萌芽状态,在问题没有造成影响之前把它解决掉,这才是各大卫星导航系统的本事。应该讲,北斗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当然我们依然要如履薄冰、小心谨慎,确保北斗系统的连续稳定运行。我想,我们工程全线都非常有这个信心,保证系统是一个好用、可靠、安全的系统。谢谢。

香港经济导报记者:

请问北斗系统这一年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方面有怎样的新进展?谢谢。

冉承其:

这个问题其实也是我们应用很关注的。我们在推广北斗应用里面的时候,应该讲大概有这几方面考虑。

首先,我们特别注重在联合国框架下来推动北斗的建设和应用。现在在联合国框架下专门有一个组织,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国际委员会,这是我们重要的多边平台。我们也特别注重跟大国之间的合作,需要系统间的协商、推动应用,比如中美、中俄、中欧、中印、中日之间,我们都有很好的合作渠道。

另外,我们推动北斗尽早进入相关国际组织标准里去,比如民航、海事、通信、搜救,让北斗成为标配,更好地、更早地让北斗得到应用。

还有一个很重要就是推动实施“走出去”的考虑,周边国家和“一带一路”国家就是北斗推广应用最重要的区域,因为周边国家和“一带一路”国家是我们非常重要的合作伙伴。应该讲,在这方面我们也取得了很多的成效,比如我们开展北斗应用推介、技术交流、培训、技术转移以及应用模式的探讨等。一年来,召开了第二届中阿北斗合作论坛,召开了首次中国-中亚北斗合作论坛,同时我们借助国家在多边、双边的其他合作平台,也正在推动北斗的应用,比如我们正在推动北斗在上合组织成员国的应用等。我想多管齐下、多措并举是我们应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式。

我前面也讲到了,我们要政府搭台、企业“走出去”。非常高兴地看到北斗正在周边国家和“一带一路”国家取得很好的成效,比如我们刚才讲的120多个国家里面涉及到很多“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无论是产品还是技术,这些国家有非常强的意愿和诉求来使用北斗。比如我们这次在印度召开联合国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国际委员会第十四届大会,其中就有一家企业已经让北斗高精度的产品在印度应用得非常好。曾经有媒体朋友也去采访过,他们的切身感受就是“中国北斗了不起”,有了北斗以后,大大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也带来很多其他综合应用的效益,所以我们也期待北斗能够在“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开出更多更好的花、得到更好的应用。谢谢。

胡凯红:

最后一个问题。

中评社记者:

请问北斗系统下一个发展目标是什么?能不能详细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谢谢。

冉承其:

明年我们将完成了北斗三号系统建设,当然后续还有一些考虑,比如说卫星寿命10年-12年,我们还会不断增加备份卫星,确保这个系统稳定可靠。天上的工作,我们要继续发射备份卫星;地面的工作,要更加采取精细化管理,确保系统稳定运行。

大家也会关注,北斗三号之后,就是“后北斗”时代怎么办?其实我们也有非常多的考虑,正如中国体育彩票网总书记在给中方承办的联合国全球导航系统国际委员会第十三届会议的贺信里专门讲到,2035年前还将建设完善更加泛在、更加融合、更加智能的综合时空体系。我解释一下,北斗卫星系统依然是核心,但是我们把其它跟导航、跟时间有关的技术融合在一起,实现由深空到深海的立体服务覆盖,同时要多种性能,比如星基增强、高精度应用等多种应用模式更加融合,具备由公里级定位精度到分米、厘米级定位精度的多样化服务能力。

非常高兴地告诉大家,这个体系已经完成了初步论证,也开展了关键技术攻关和研究工作。我们也非常有信心,能够在2035年之前建设一个更好的综合时空服务体系,为中国、更为全世界提供更好的服务。也特别感谢媒体朋友关注北斗,我们也希望大家继续关注后北斗时代,积极推介北斗的应用和服务,也关注我们系统的建设和发展,再次感谢大家。谢谢。

胡凯红:

今天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四位发布人,谢谢各位记者朋友,再见!

【我要纠错】责任编辑:刘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